分包合同价是总承包商与分包商之间约定的完成部分工程项目所需的费用,它通常是在项目开始前根据工程范围、工期、质量要求等因素进行估算和协商后确定的。而分包结算价则是在工程项目完成后,根据实际完成的工程量、变更情况、索赔事项等因素进行核算后得出的最终款项。
分包结算价远超分包合同价,指的是在工程项目分包过程中,最终的分包工程款项结算金额远高于最初分包合同中所约定的价格。这种现象在建筑行业中并不罕见,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
设计变更:由于业主需求变化、设计优化或现场实际情况与设计不符等原因,可能导致设计变更,从而增加工程量或改变施工内容,进而使得分包结算价增加。
施工方案变更: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等不可预见因素,可能需要调整施工方案,这也会导致分包结算价的增加。
履约能力差:分包商因自身实力不足或管理不善,导致工程质量不合格、工期延误等问题,进而引发返工、窝工等额外成本,这些成本最终会反映在分包结算价上。
总包指挥安排错误:总包单位在指挥和安排施工过程中出现错误,导致分包商需要额外投入资源以完成工程,从而引发索赔。
单价调整:分包合同单价在签订时可能因市场竞争、成本估算等因素而偏低,施工过程中分包商可能会以成本上升为由要求调整单价。
合同约定不明确:分包合同在签订时可能存在条款不明确、表述模糊等问题,导致在结算时双方对费用计算方式、范围等存在分歧。
合同存在漏洞:总包单位在合同管理中可能存在疏忽,如未对分包商的选择进行严格把关、合同条款存在漏洞等,这些问题都可能为分包结算价的增加埋下隐患。
征拆、交通等因素:施工过程中可能受到征地拆迁、交通管制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施工成本增加。
地质、气候等因素:地质条件复杂、气候条件恶劣等自然因素也可能导致施工难度增加,进而增加分包结算价。
人工费涨价:随着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人工费用可能上涨,从而导致分包结算价增加。
措施费增加:如安全文明施工费、环境保护费等措施费用的增加,也可能导致分包结算价上升。